手帐

纸笔与数字的碰撞:我的手账与日记实践之路

手帐

纸笔与数字的碰撞:我的手账与日记实践之路

昨天的主要时间都用来补日记和手账,春节期间欠账太多,这次补日记以数字为主,都写在备忘录里,手账写到后面反而一天只有一句,不过我尽量挑选了贴近的单向提示词贴上去,也算是拼贴手账了。 自从了解到了ForeverNotes——一个根植于苹果备忘录的笔记系统,就尝试实践了一下。 用备忘录有几个好处: 1. 苹果备忘录功能够强,除了图谱、双链,笔记的基本功能都有,不需要折腾。 2. 系统原生应用,不会黄。 3. 不需要考虑附件位置。 4. 多设备同步不是问题,尽管有人说iCloud是屎,但我目前没遇到意外,同步延迟什么的,我没有即时更新的需求,影响不大。 另一方面,我尝试将纸质手账和数字日记结合使用,一个月下来两边都还算坚持下来了。 我使用快捷指令计时,如之前所说,Notion可以自动统计时长占比,手动誊写到国誉自我days上可以很方便地实现可视化,不需要在手机电脑上打开应用查看。有时会忘记激活快捷指令,但好在后续也能回忆起大致的用时情况,实践结果可以接受。 临时想法如果不方便在电脑上记录会写在随身携带的A7小本子上,方便的话就即时写到备忘录当天的笔记里。 ForeverN

备忘录

数字工具规划,手账记录,我觉得这样感觉还挺好的

又一次要提到手账,自从在无印良品店看到今年份的手账本后就逐渐沉迷,直至11月份终于入坑。我是一个热衷于钻研感兴趣事物的人(暂且不谈有没有成果),到今天为止,小红书推给我的内容已经至少有60%与手账相关了,有一些用法让我很有启发: 📚我的手帐哲学|时间轴的再认识 - 慢慢 J人狂喜:靠这本手帐做时间设计有点太爽! - 宁宁的秘密基地 和国誉DAYS在一起的第一周|手帐心得 - 我们爱手帐_主编君 一日一页时间轴 | 国誉自我 | 使用心得 - 云蔓的手帐生活 目前手账本的用法 从上面的推荐内容可以看出,我换了新本子,现在同时在用的是三本:之前买的muji A5活页本、能率5002、国誉自我Days。Muji的任意日程本是很经典的周历布局,我原本打算日期页对折,一半写待办,一半写完成,自由书写页就任意发挥: 实际写下来,我发现我的待办规划是在Todoist而不是在纸本上完成的,于是这部分就开了天窗,自由书写部分成了每日小结,事事都想写一面A5就不太够了。正值年末,不少人在小红书上发自己的“手账体系”,本数和玩法都乍舌,实在是给我开辟了一个新世界,

记录

从手帐本到无印良品muji逐渐与当下的生活场景错配

尝试入坑实体笔记本 我一直试图让自己的生活更有效率,缓解自己在各种事情上的拖延。以往都是尝试使用各种app,但现在逐渐意识到,工具并不是第一位的,自己的心态、方法论反而占比更高。 10月底看 Carl Pullen 的视频提到富兰克林日程表,感觉很有意思,想买本活页本做简单记录。 于是到小红书上刷相关内容,由此发现了一个巨坑,原来以为手帐圈的玩法只是打扮打扮记录。现在才知道,本子厂家在内页的内容上玩出了花,时间轴、甘特图都是常规操作了。很多玩家更是一起用很多种本子,每日打卡记录、待办事项、心得总结、随手记录各司其职,不亦乐乎。 顺便知道了几个日本文具品牌:国誉、能率、锦宫、满文乐,能率的内页设计真是细致精良,后面如果还做 Notion 模板,完全可以借鉴相关思路。 而这些,基本手机上都有非常优秀的app可以替换,对于手帐玩家来说,我觉得他们关注和持续的点可能在于: 1. 仪式感,进入心流的爽感 2. 实物感,历年积累看上去可以把青春实体化 3. 更符合天性,毕竟人用纸笔上千年